为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术交流与思想引领深度融合,9月24日下午13:30,数理与统计学院在15号楼518会议室成功举办青年教师学术沙龙暨国情研修分享会,本次活动也是学院师德师风建设月的一次主题活动。活动分别由院党总支书记肖珍教和副院长邱吴劼主持,全体青年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与会教师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的回信》《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关于健全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等内容。 在国情研修分享环节,张冠东老师以《国情研修成果与启示——从宁德时代、三明医改到“3820”工程的思考》为题,结合宁德时代、三明医改和“3820”工程等典型案例展开深入剖析。从新能源产业创新、医疗体系改革、城市规划建设三个维度,系统阐释了创新驱动、人民至上、系统思维等核心理念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实践路径。张老师指出,宁德时代的科技突破展现创新引领作用,三明医改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3820”工程则体现长远规划的系统思维。 温丽丽老师分享了《沿着总书记足迹看海南建设的红色基因与蓝色梦想》,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六次赴海南考察的讲话精神,通过对中国南海研究院、海南省博物馆、五指山革命根据地、毛纳村、崖州湾科技城等考察点的深入解读,生动展现了海南在传承红色基因与实现蓝色梦想中的实践探索,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等重要战略部署,揭示了“向海图强”理念的深刻内涵。 在学术沙龙环节,丁启星老师分享的题目是《A variational approach for the linear stability of the Antarctic Circumpolar Current》,这项工作是在旋转球面上考虑大尺度的均质南极环流运动,研究其稳态周期波的线性稳定性。从基本控制方程出发,给出球面上行波的等价数学表述,利用自然存在的守恒量构建能量泛函,严格证明了行波解和泛函临界点的等价性,并通过计算二阶变分,分析其稳定性,得到保持流体稳定的条件,为理解南极环流特性提供理论支持。同时针对非均质流的情况,丁老师也分享了目前的进展情况。 周竑喆老师以《吸积盘中的大尺度磁流体发电机》为题,分享了目前自己的研究。针对由于吸积盘是环绕黑洞、中子星等致密天体的普遍结构,数值模拟其行为面临核心挑战——物理尺度横跨十余个数量级,难以在单一模拟中完整覆盖的难题,他的研究引入亚格点方法,在广义相对论磁流体动力学框架下,通过低分辨率模拟成功再现了传统高分辨率才能捕捉的磁旋转不稳定性和磁发电机过程,大幅降低了计算资源需求,为开展长时间尺度的吸积盘演化研究开辟了新路径。 活动结束后, 学院组织全体教职工集中收看“习近平文化思想大讲堂第一讲:创造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新文化的思想引领”的直播。 青年教师是学院发展的生力军,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既要做专业领域的“深耕者”,也要做国情教育的“践行者”。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有效促进了我院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与思想政治素养的双提升,为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后,学院将进一步加强对学院全体教职工的思想引领,全力为青年教师的学术交流搭建更多平台,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